9月19日,2018装配式建筑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在深圳市大梅沙京基喜来登度假酒店完美落幕。
预制建筑网(www.precast.com.cn)作为运营合作单位,全程参与并报道本次大会。
主题论坛1:
基于EPC与BIM的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模式
装配式建筑作为对建造方式的根本性颠覆,首重在于对既有割裂环节的协同与重构、技术的前置、管理的前移。
“一体化”正是当前阶段破解项目实践过程中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修、运维等各环节割裂的题中之意,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与工程总承包(EPC)、建筑信息模型(BIM)“一体两翼”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如何基于新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手段,实现“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与穿插流水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机电一体化”等,从而达成各流程、各专业、各环节的协同之道,真正确保管理增效、质量提升、成本可控,同时为EPC与BIM的真实落地提供载体,是新时期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的全新而重要的课题。
分论坛一的主题定为:基于EPC与BIM的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模式。
上午场主持人:刘健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分院执行总工程师
下午场主持人:赵晓龙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产业化公司副总经理
岑岩:世界杯随想从“工业化”足球到建筑工业化与“后发劣势”
岑岩 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
岑主任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对比与发达国家地区建筑工业化结构技术体系的不同。他提出要“以港为师”促使超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落成,改变建筑业落后的办法:“赋能”,方向指导,才是成功的捷径。
“后发劣势”是指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而国内装配式建筑因为理念的不对,设计、施工、生产人才严重不足,并且管理落后,配套不足。所以未能与“制度创新”同步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长河中,要提到的就是深圳模式的核心就是是“制度创新”,始终坚持不盲目追求预制率和装配率,项目不同衡量的标准亦不同,旨在提高居住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减少浪费,不忘初心!
夏锋:上海宝业中心装配式建筑的实践
夏锋 宝业集团上海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夏总介绍了宝业集团“1+5战略产城一体化业务线”,分别是五大产品体系:地标性绿能社区、工业4.0智慧园区,一个核心业务:EPC低碳项目总承包。宝业旨在打造BIM数字化工地,提升建筑品质,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他为大家分享了最美装配式办公大楼——上海宝业中心。这是一个集土建装饰一体设计,装配式地上、地下结构,新材料工艺应用,智慧办公,绿色认证及技术集成五大亮点的项目。
龙玉峰:装配式建筑创新设计与产品研发
龙玉峰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副总裁
龙总主要围绕技术创新与突破、创新及技术服务的“华阳模式”以及产品研发与定制,结合了“十全十美”系列建筑产品,分享了华阳以设计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解决方案,用一体化的产品思维提供装配式建筑的定制服务。
时代与科技不断赋予装配式建筑驱动力与适应力,随着时代更迭将建筑的品质和性能提升至更高领域。以设计研发为龙头,以产业化和BIM为核心技术,持续深耕全产业链布局,华阳国际不断创新设计,打造装配式领域下的“华阳模式”,为促进行业技术变革和打造智慧城市创造新活力。
王茂伟:深圳万科EPC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茂伟 深圳万科工程管理中心总经理
王总谈了自己对万科EPC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的一些感受,从行业现状的分析、万科工业化探索VS EPC管理的探索、如何让设计实现与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得以实践,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万科模式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杨晋: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精细化设计初探
杨晋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集团高级副总裁
杨总详细介绍了万科梦享家1.0到2.0系列。万科梦享家系列在全国率先以模数化、标准化、精细化、性能化完成了住宅标准化产品设计。它是一个满足工业化施工要求的标准化产品,同时用于多个项目。万科梦享家产品系列的落地,为装配式建筑大规模落地带来了跃进式的发展,是深圳住宅产业化规模发展的标志性项目。
她认为做标准化和做装配式正是契合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标准化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减少能耗。装配式建筑,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工业化建筑,是系统性的构建建筑产品,从设计,生产,施工安装,验收质保,维修维护,乃至拆除再循环,是整个全生命周期的体系,是非常好的技术手段,促进生产方式由分段式的手工作坊向一体化的现代制造业转变。而好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离不开标准化和一体化,先做到标准化,一体化,然后精细化,人性化,从而高质量发展。
郑林: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覆盖及投资
郑林 上海电气研砼治筑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郑总分别从产业趋势、政府政策两方面对市场进行了具体分析。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政策引导是中国快速工业化的特点。同时,他阐述了装配式投资的逻辑和市场差异与对策,针对项目的流程分析以及盈亏平衡点,并详细介绍了研砼的主要业务板块。
李伟兴:基于提质提效需求的装配式技术路线选择
李伟兴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李总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特点,居住建筑技术路线选择,公共建筑技术路线选择,工业建筑技术路线选择做了深入分析,他相应介绍了一些相关居住建筑案例——保利建工西郊锦庐54号楼、万科中房翡翠滨江二期、积水置业太仓裕沁庭?锦苑、李尔亚洲(上海)总部大楼、陕建工集团产业基地办公楼。
王泽龙:PC+铝合金模板一体化技术应用
王泽龙 深圳市前海胜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总详细介绍了铝合金模板+PC组合系统形成背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实现“两提两减”。他提出用铝模解决PC 的问题,用PC 解决铝模的问题。铝合金模板+PC组合系统实践与探索。
他认为系统迭代的方向是装配式PC构件标准化、系列化、产品化。装配式PC系统占比逐渐增大,最终形成装配式PC建筑主体+装配式铝合金模板节点现浇的装配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装配式铝合金模板+装配式PC成套体系工法、标准,现场装配融合与工厂生产融合(装配式铝合金模板成型装配式PC)。
李海建:装配式超低能耗机电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李海建 深圳嘉力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行业所面临的现状,机电是建筑的主要能耗对象,例如机电系统中的空调系统——机房高能耗现状、机房低质量。
李总首先呼吁深圳政策层面更需要补充装配式机并机电装配内容与装配率明确,并且需要尽快出台相关定额取费。其次,在设计技术层面进行创新设计。最后,在生产技术层面进行创新,工程变产品。在提倡建筑工业化时代,全产业链是策略,装配式工艺是关键,节能减排是目标,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的是实现建筑更广义的节能(即从建造开始的节能与节约,直至投入运行之后的节能)。
刘慧:一体化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与价值发掘
刘慧 中民筑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总从成本分析、设计优化、iDrawin数字化云平台应用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与现场专家们分享了以设计为主导的EMPC模式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经验,并提出以单栋为研究对象,未考虑规模量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考虑规模量产后,可以带来建安部分PC部分人工费、模具费和制造费用的降低以及生产大幅提效带来的财务成本降低,赢得了现场专家的高度认同。
主题论坛2:
装配式建筑现场管理与关键技术
实践出真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纵深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全新的建造方式炉业链全链条从业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全新的项目带来了人机物料的全新组合,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管理与技术的双转型,确保项目现场高效有序、技术管控到位、风险提前规避。一方面需要全面提升产业链队伍能力建设,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更多成功案例带来启发与经验教训的行业积累。
分论坛二的主题定为:装配式建筑现场管理与关键技术。
主持人:钟志强 中建科技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
李世钟:装配式建筑项目现场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李世钟 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李总主要介绍了鹏城建筑集团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现场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的经验。他认为装配式项目现场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管理手段高度信息化,实体质量和精度高度可控,实体材料高度装配化,作业环境高度安全以及临时设施高度可周转。
晏平宇:深圳哈工大装配式建筑及总承包管理体系
晏平宇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总经理
晏总的演讲主要围绕中建四局企业介绍、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服务、哈工大项目、装配式建筑展望和思考展开。
他重点介绍了哈工大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1万平,其中五栋高层宿舍采用装配镶嵌式框架剪力墙体系,建筑高度最高103.4米,预制率28.6%,装配率61.7%。其中采用了四项核心技术:BIM全套专业化深化技术,PC构件生产与安装技术,BIM与施工一体化管理技术,各专业穿插施工技术。八项措施保证:铝合金模板施工保证措施,轻质隔墙板施工保证措施,定型化安全防护施工措施,集成式外爬架施工保证措施,质量管理施工保证措施,水电安装一次性预埋施工保证措施,信息化智慧建造平台施工保证措施,集成式临时设施施工保证措施。
谷明旺:国内装配式建筑生产和安装方法再认识
谷明旺 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装配式建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除了人才资源不足的因素以外,也有对新技术消化吸收不够、对PC建筑技术特点理解不足的原因,大多数工程都是照搬前人的设计,或者依赖标准图集,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值得改进的空间还很大。谷总通过自身实践,针对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设计生产、施工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邹珍美: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解决方案
邹珍美 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市场总监
装配式建筑的难点在于外墙接缝的防水,装配式建筑密封的渗漏现象导致了发黑、发黄,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的美观。选择最合适的密封胶产品,可以极大的避免渗漏现象。邹总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享了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装配式建筑上选用密封胶上的丰富经验。
李春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与设计施工要点
李春田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设计院总工程师
李总工程师演讲主要围绕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概念,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施工要点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实际案例分享三方面展开。演讲最后,他总结:模式创新是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的强劲动力。EPC模式是最适合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有效模式,有助于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有助于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要加大力度推广标准化设计。要极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同时,推广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和加速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
李柏: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技术应用
李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PKPM-BIM产品经理
李总主要分享了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能化设计”、“智慧工厂”、“智慧工地”等概念和案例。他认为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应用使原来的粗放型模式向精细化模式转变,促进建筑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BIM协同正向设计应用,可以提高设计效率,而不是给设计带来麻烦;随着国家科研项目的不断深入,成果的不断涌现,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系统也将越来越成熟、落地,自主BIM软件将很好的支撑装配式建筑信息技术全过程应用。应用BIM技术,向装配式建筑全流程信息管理要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能耗、减少人工。
余深灿:轻质墙板材料技术革新与装配式建筑
余深灿 广西超超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余总重点介绍了新型发泡轻质墙体,并通过实际案例证明该材料质轻、保温、隔热效果佳,抗渗、耐久、不开裂,材料内部为闭合气孔,有效阻止水分扩散,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同时防火,施工便捷兼具经济性,绿色环保等优势。
主题论坛3:
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管控与园区运营
伴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各项利好政策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不管是在行业内默默耕耘多年的具有革命家气魄的企业,还是更多即将或准备投身到这个当下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最有想象空间行业的企业和企业家们,都迎来了关键的发展时期。
但是,如何更好地控制预制构件产品质量、提高工厂生产效率,打造一个先进、高效的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工厂,甚至打造“一个装配式建筑工厂即一个园区”,实现集约、高效、高质发展,依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分论坛三的主题定为: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管控与园区运营。
主持人:丁娟 深圳市惠泽丰建筑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王晓锋: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发展的机遇与思考
王晓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规范标准处处长
王处长深入剖析了预制构件工厂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发展好预制构件工厂。他认为我国的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只要做了竖向承重预制就是比现浇贵,而且是必然的。装配式建筑领域,真正的独门绝技目前还是看不到的。精心组织、标准化设计、全流程管理、穿插施工,都不是PC独有的,这些手段用在高水平工业化现浇结构上,也会大幅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合理的造价和工期,合适的人,才能做出好的装配式建筑。工厂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质量的核心,成本的基础,技术进步的前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利润的源泉与全行业人提高收入的机会。
韩良君: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的创新性实践
韩良君 深汕特别合作区盛腾科技工业园总经理
韩总首先在演讲中预测了2020年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6982亿元,2025年将达到14389亿元。随后,他分享了盛腾科技工业园项目的建造案例。该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园区整体建造理念按照“EPC+BIM+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模式打造。
黄锦波:预制构件生产管控的香港经验
黄锦波 有利华建筑产业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黄总主要介绍有利华预制件长的发展史以及预制构件质量的高效管理制度,预制件长与香港工地的高效配合。
Bruno Alves: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与修复
Bruno Alves(葡萄牙)西卡集团亚太区修复与加固事业部负责人
Bruno Alves主要介绍了西卡产品在预制构件生产、安装的解决方案。总部位于瑞士的西卡集团成立于1910年,是一家提供专业化学品和应用技术的全球性公司。在建筑和工业领域内,西卡对于密封、粘接、减震、承重结构的加固和保护等处理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西卡在混凝土预制件密封业务领域已有超过40余年的经验。2012年8月,远大住工和西卡签订了战略性合作协议。西卡供应远大住工生产预制构件用的混凝土外加剂(Sika? ViscoCrete?)、屋顶防水用的液体卷材(Sikalastic?)以及建筑外墙密封胶(sikaflex? Construction PC)。同时,西卡也会在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筑生命周期等方面提供经验和知识。
李亮:MS密封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李亮 盛势达(广州)化工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李总首先分析了预制混凝土外墙接缝的特点是难以粘接性和移动变形性。随后,他又讲解了密封胶的基本性质、粘结原理和硬化原理。使用企鹅牌密封胶性能更好,适用性更广。最后,李总还分享了预制构件外墙PC板接缝密封胶工程施工工艺。
Christian Hanser:装配式建筑智能生产全流程解决方案
Christian Hanser(德国) RIB SAA CEO
Christian Hanser主要讲解了MTWO产品,该产品是RIB和微软联手推出的世界首款建筑和地产行业垂直云。该产品具有全流程管理功能,一个云平台,提供超过100个功能模块,满足企业各种需求。能够轻松开启数字化,随时随地通过多种联网设备连入系统,实现移动管理。5D BIM+云应用,在云端平台上整合5D BIM模型。具备大数据智能储存分析功能,供企业未来项目作分析参考。减少投入,无需支付额外硬件及基础设施费用。采用按年付费,按需配置的租用模式。
同期精品展会
40家来自开发建设、设计、施工、生产、咨询全产业链的优质企业进行了展览展示。
至此,为期两天的2018装配式建筑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暨精品展会完美落幕!
感谢主办方、协办单位、合作单位、所有参展商、参会专家及嘉宾。
(责任编辑:何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