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质量、加快建筑速度,拓宽楼板产品系列、提升产品竞争力,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晋中)园区根据车间原工艺布局方案引进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线并已开始投入生产!
晋中园区通过市场调研,认真考察,引进两条PKIII型叠合板生产线,经过紧张的设备安装、调试,8月14日,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
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部件,量大面广
但是这样的叠合板你一定没有见过
仅有35mm厚的底板
站立数十人都不会断裂!
世界上最薄的叠合板
这就是建筑界的神奇发明——
第三代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简称:PKIII型板)
随着国家装配式建筑政策推进力度的加大,由周绪红院士和湖南大学吴方伯教授研发的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2018年大规模推向市场,并广获业界好评。2004年获得发明专利,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已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十几项。这块世界上最薄的叠合板,适用面广,可广泛用于钢结构框架,混凝土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KIII型板的优点
1.板型薄,叠合后115mm~125mm左右,极大减轻结构自重。
PKIII型板每平米用钢量可减少5-15KG/㎡
PKIII型板每平米混凝土用量减少50-100KG/㎡
PKIII型板运输重量减少40%!
2.支撑少,支撑间距可达4米。钢结构安装过程无支撑。
3.无补空板。主受力方向钢筋为预应力钢筋,横向钢筋施工时后穿,形成双向板。
4.一面出胡子筋,安装方便。
5.刚度好,不开裂。由于采用预应力技术,上部受压区采用钢管桁架,钢管内注入砂浆,保证了在用钢量最小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刚度。
6.板幅大、自重小,最大可做到3X12平方米,容重仅为85千克/平方米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吊装效率。
7.多层穿插流水施工,速度快。
8.造价省。和普通桁架叠合板相比节省成本。
9.生产自动化水平高。采用长线张拉,钢筋下料、混凝土布料、起板、转运、清扫全部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生产,数控布料,质量可控,生产效率高。
10.施工便捷,方便穿管线。
关于发布《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的公告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的发布,为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制作、施工与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对叠合楼板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将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作为山西省装配式建筑行业的践行者,晋中园区也积极参与了此次技术规程的编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晋中园区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赢得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下一步晋中园区将不断开拓创新,坚持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为推动山西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