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云职工技能在线教育平台

3分钟简述bim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日期:2021-08-23  |  作者:肖洒  |  来源:本网站

BIM一般指建筑信息模型,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建筑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查克·伊斯曼(Chuck Eastman,博士)提出的概念。但随着发展,BIM技术开始在国内广泛应用,自传入中国以来,发展非常曲折,下面的简述bim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会让大家更加了解。

909188731909181023271.jpg

简单来说,bim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2000 ~ 2005年)

BIM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始于2001年。在政策方面,科技部于2001年制定了解决科技关键问题的第十个五年计划。课题为“基于国际金融公司国际标准的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研究”,也对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与工程性能预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和第十五次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国际标准的IFC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体系研究”(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已实施并立项。基于IFC标准的IFC2X平台规范研究、基于IFC标准的CAD软件原型系统研究与演示、基于IFC标准的4D建设管理原型系统研究与演示分为三个相关子课题。以韩国、新加坡的研究项目为契机,我国也进入了BIM技术研究的起步阶段。

二、上升阶段(2006 ~ 2010)

政策方面,2006年科技部发布“十一五”规划,为BIM技术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BIM国家研究相关项目中,主要有国际“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集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2007.1-2010.12)》,涉及建筑设计与施工集成信息共享技术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基于BIM技术的下一代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研究”(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12日)和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2009年)“中国建筑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标准研究成果中,主要有《工业基础平台规范》(GB/T 25507 ~ 2010);基础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施工BIM建模系统的开发;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发了“基于BIM的4D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系统”。

三、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现在)

2012年,中国成立了BIM发展联盟,加强国内BIM软件的开发、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2013年,中国BIM标准委员会发布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P-BIM软件技术与信息交换标准》,标志着我国BIM系统准备工作进入启动阶段。

在国家层面的研究课题方面,主要代表性的有国家863项目“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住宅产品数字化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201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云计算的建筑全生命周期BIM数据集成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13.1~2013.12)。研究成果方面,主要有《中国BIM标准框架》和《建筑施工IFC数据描述标准》。

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IFC的BIM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实现了BIM数据的读取、保存、提取和集成、子模型的定义、子模型的提取和访问等功能,支持BIM数据交换和共享集成的设计和建设。在应用研究方面,有“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系统”、“基于BIM的建筑造价预测系统”、“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系统”、“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安全分析系统”、“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耐久性评估系统”和“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资源利用系统”。

那是简述bim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总共有三个阶段。Bim已经遍布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如今,BIM技术在国内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信未来上海、北京、广东、山东等地也会越来越好。


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码听课

知己测评

人社部推荐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咨询电话:010-6832482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1670 京ICP备19020478号

版权所有©2022-2024 北京百高数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zr8.com)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8315846 举报/反馈/投诉邮箱:feedbak@mybaigao.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9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