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云职工技能在线教育平台

赋能行业数字化发展 培育壮大新动能

日期:2022-04-19  |  作者:肖洒  |  来源:本网站

  根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过去一年,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过去一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2022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对建筑行业来说,2022年建筑业转型升级也将不断深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低碳、数字经济等都非常重要,与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紧密相关,对整个行业的改革发展有着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百年变局下,科技创新是关键,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目前建筑业使用的工程基础软件,特别是BIM建模软件,基本为国外软件,整个行业的信息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产核心技术的数字化软硬件非常重要。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加大建筑业信息化软件核心技术投入力度,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主动权和核心竞争力。

  在疫情和全球大环境的影响下,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是今年两会重要的议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同时也给出了具体方向: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提高应用能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建筑行业也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加快步伐,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绿色化为目标,以智能化为技术手段,以工业化为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建造方式向智能建造发展。当然,目前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其他产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在建造全过程的集成与创新运用,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不断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进一步形成澎湃有力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建筑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40%,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实现行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低碳”可以说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题词,在“双碳”目标之下,建筑业践行绿色发展的根本道路在于创新,不断推进建造技术进步、创新开发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才能真正把“绿色”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全面提升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码听课

知己测评

人社部推荐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咨询电话:010-6832482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1670 京ICP备19020478号

版权所有©2022-2024 北京百高数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zr8.com)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8315846 举报/反馈/投诉邮箱:feedbak@mybaigao.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9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