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框架体系:可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进行梁柱的灵活布置,增加建筑使用空间的利用率。但由于纯钢框架抗侧力刚度较小,为了控制位移,构件的截面很大,且变形较大,舒适度较差。
(2)框架-支撑体系:由于支撑的存在,较纯框架建筑,构件截面可有效减小,进一步增加建筑使用空间的利用率,抗侧力能力有显著增加,同时降低了整体用钢量。但支撑布置受建筑功能的影响,不易找到合适布置位置,且支撑(大撑)布置位置零散,造成结构刚度不均匀。
(3)集装箱体系:可像积木一样将各个功能房间或户型进行多样的组合,建设周期较短。但抗震性能较低,连接及单体强度较难满足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的高层建筑建设需求,适用于低、多层建筑,且集装箱常规尺寸难以满足国内住宅市场对层高和房间开间的要求。集装箱建筑可随时随地移动到各地,建造速度快。
(4)钢管束、钢异形柱体系:采用钢管束、钢异形柱代替传统混凝土剪力墙,基本做到室内不凸柱,平面布置可跟随建筑功能房间的需求灵活调整。但用钢量增大,较常规钢管混凝土柱,由于此类构件空腔数量较多,截面较小,因此对混凝土作业的质量要求更高,人工及材料成本有一定的上升。